周末走大嶺

Posted by H ops August 27, 2018

Filed in Announcements 80 views

    能擁有周末自由時光的人,是一個幸福的人,我算是吧。在古代,大嶺的先賢們,是不是也擁有周末的時光,免卻公務繁忙?

    又到大嶺,走訪這個湧現幾十位明清進士的風水寶地,文昌塔依舊靜靜地守衛著一方水土,不言也不語,讓人猜不透他深沉的心事。龍津橋坎坎坷坷的石板橋面,相守著滄桑的歲月,像善於忍耐的長者,忍受人群的腳步一次次踩踏她的心尖。玉帶河,這條名字貴氣的河流,村莊的血脈,散發著臭氣,無論時光再過十年八載,她會不會還是那麼鬱悶,讓村莊失去靈氣?
      相比於江湖,大嶺保持了古村的面貌,曆史和文化是不會被歲月抹掉的,如果是本珍藏的舊書,依舊值得閱讀和回味。

    從嘉應書院門口出來,我第一次走進了筆直的石板路,去造訪龍蔭坊、兩塘公祠、朝列大夫祠。朝列大夫祠建於明朝萬曆年間,是村莊最古老的祠堂,主人陳及齋,做過漳州府同知,是村子裏最大的官,足以光宗耀祖了。漳州盛產水仙花,一溪春色,照亮的不僅是明皇朝的天空,也有他古色古香的官邸吧?在花香四溢的地方任官,也不枉了生命裏的浪漫時光,縱然匆匆,也很值得。遺憾的是,陳公後人把祠堂的前半部拆了,建起了自家的住宅,後半部已處於破敗沒落之中,只有那蠔殼牆,堅挺於每一個風風雨雨的日子,蠔殼做工細致,歎為觀止。兩塘公祠,保護的非常完整,花園庭院,屋脊上鑲著一排鼇魚,不僅美觀,也彰顯了村莊光榮的曆史。而祠堂對面的一條裏弄,叫"親親裏",非常溫馨的名字,大嶺的祖先,倡導村人相親相愛,和睦相處,才有大嶺的人才輩出吧。

     而緊靠河邊的一座大宅子,就是大夫第,府邸曾經被毀,只留下長長的蠔殼牆和門面,裏面芳樹野草,在風中攪動一片秋色,大夫去矣,空餘西山落日斜照,將這昔日的輝煌拉進黃昏。村外的田園,保持著秋的嫵媚和成熟。花兒綻放,那一抹玫瑰紅,仿佛是遊人心中的溫暖。瓜園瓜兒如熟睡的嬰孩,在無聲訴說盛世太平的安寧,只有盛世,曆史的痕跡才被珍視,傳統的美德得以褒揚。只因盛世,大嶺的婦人才可以悠閑地來到地頭,將香蕉樹上成熟的果實收歸家院。只因盛世,我才能幸福地來到大嶺,瞻仰先賢的事跡,將一片恭敬的心情,灑落村頭巷尾。

click to r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