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沒用”?讀不讀大學的差距,這5點真相就懂了

這些天來,最大的區別#讀不讀它#大學沖到熱門話題,所有的用戶引發了激烈的討論,當你在看用戶的意見,你會發現我們是有傾向性的,說:當然大不同!

@秦穀雙夢:當然,差別很大。我上了大學,現在覺得自己像個嬰兒。我大多數沒上大學的同學都已經有了孩子。其中有些有兩件寶物。上學真好!

研究生課程申請:,研究生院專責發展及管理大學的哲學 博士及哲學碩士課程,以及跨學院開辦的教育博士及教育碩士課程,並設有獎學金,為研究生提供最優質的研究培訓,歡迎海外同學報讀。

更漂亮讓我打擾了我:差別很大,有程度進入一個好的平台,沒有教育甚至一個好的平台就是不敲的門!

@中國東海小公招:當然是啊,無論是大學生,你的朋友圈是不一樣的

@ZB:太不一樣了。從那以後,你的修養和氣質有很大一部分已經建立起來,甚至影響到你生活中的個性。

@沈萌叔:上大學前,嘴裏滿是愛豆、星星。現在我要畢業了,我的嘴裏滿是政治。

既然大家一致認為:讀不讀大的差別大學,問題是為什么急於趨勢,熱烈的討論?一些網友提到:無用的宣傳。

社會現狀:大學生的價值觀在下降?

年年都是最難畢業季

據教育部統計,2017年中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795萬人;2018年畢業生人數突破800萬大關,達到820萬人;2019年畢業生人數進一步增加到334萬人;預計2020年畢業生人數將達到874萬人..

比起十年前,現在可謂是學生數量翻了很多次,很多人都認為:現在多如牛毛的學生在大街上。許多學生分享他們的感受,他們周圍的廣大高校學生,在尋找一份滿意的工作的工作鏖戰的競爭是很難的同行,更別說高薪和滿意的工作,畢竟,有更多優秀的人比自己還投入到這項工作中即將到來的戰鬥。

應屆畢業生的工資不是很高

5月27日,2019年大學生指南Zhaopine.com的數據顯示,70%的畢業生每月收入低於6000元,即35.77%低於4000元。

雖然有網友認為數據不能完全一概而論,但許多用戶表示,在這樣一個鬱悶的就業市場,應屆畢業生可以得到6000元一直被認為是高,在三四線城市較低的工資畢業生。

大學文憑似乎是申請的基本條件

在招聘網站上,我們可以看到,招聘人員的大部分資曆是:大專、本科學曆,有的甚至要求獲得研究生學位、博士學位才有機會面試。似乎,大學文憑已經成為許多雇主招聘的基本要求。

更切到心髒的,也有朋友,他說:他剛剛從大學畢業掙的工資還沒有高中畢業年初制定的朋友高。

那么,為什么大多數網民仍然認為,他們是否想上大學有很大的不同呢?

讀不讀大學的區別

群體數量的不同

在中國,大學生到處都是真的嗎?並不是的!據統計,國家統計局和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17年,全國只有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口1959300人,占人口的14.09%。本科呢?數量少,有人曾經說過:如果你是研究生,那么你教育了全國人民的93%以上。

所以,在中國,大學生是不是真的無處不在!

薪資起點不同

當你瀏覽各大招聘網站時,你會發現高中畢業生的工作崗位少,薪水低。但如果你是大學畢業生,你不僅有更多的工作可供選擇,而且比高中畢業生的薪水還要高。

有些人可能會說,一名大學新生的薪水將超過一名高中生,但可能不如一名工作了幾年的高中畢業生。皮尤研究中心發現,擁有大學學位的人在職業生涯中的收入增長幅度和速度比擁有高中學位的人增長得更快。

因為那些誰擁有,即使初始收入不高大學學曆,然而,將積累的知識,能力,資源,聯系人大學發揮他們的整個職業生涯中的重要作用,收入增長會更快。

日前,北京大學的強世功教授在談到大學的意義時說:“大學畢業後,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大學裏。除了知識,大學還帶給我們什么?大學的質量可能不在於校園本身,而在於這裏的人:讓一個思想家真正影響你的生活。書籍不是謀生的工具,而是思想家眼中的世界。”

那么大學到底對我們有什么影響呢?

認知的改變

進入大學前,我們的知識僅限於自己的家庭和社會環境,使我們的認知框架,大學教育是讓大家認識一個新的世界的一個很好的方式。高中帶給我們的知識領土是1,那么大學將做的是100。

在大學裏,你會遇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老師和同學,他們有著不同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此外,你將有更多的時間四處旅行,體驗不同的生活。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逐漸發現,你以前認識的世界正在發生變化,世界正在變得豐富多彩、複雜,你的視野也在不斷開闊。

此外,大學可以讓我們想象,除了那100個領土之外,還有更大的領土。

喜歡的朋友@一只蚊子是一個小燈芯_說:“你怎么說,我總是感激看到更大的世界在這個花園裏?”

朋友圈的改變

上大學之前,你會和朋友談論一些生活中的瑣碎話題,比如“愛情豆、明星”;上大學之後,你會開始談論時事、想法、未來計劃,你會開始結交新朋友。這時,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疏遠了高中畢業來工作的朋友,因為你可以一起談較少的話題,甚至沒有話題可以談,最後脫節,但也有例外。

此外,在大學裏,你會遇到更多比你更優秀的人,並且會給你開始親近的動力。

一些網民紛紛留言說:。 “大學認識到未來幾十年中最重要的朋友,誰能夠脫穎而出絕不會交流會”

思維的改變

全港首個相關的全日制公開大學 學位課程,專門教授電子、物理機械及化學微生物三大範疇的檢測認證知識。為切合行業的需要,課程特意在今年初落成的公大銀禧學院10樓全層,設立多間配備先進、參照國際標準運作的實驗室,部分設施更是本港少有供給大學本科學生的培訓場地。

當我們上大學的時候,我們會意識到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這些問題沒有標准的答案。在高中,我們做別人要求我們做的事。在大學裏,我們更問自己:你想做什么?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對自己負責的真正起點,也是塑造獨立人格的起點。

金融教授樹木老師的中央大學也在一個訪談節目中提到:這輩子”的人,如果我們能有機會去上大學,你的生活中有這樣的一段時間,在大學裏把一切,這是好事,講,要解決它,你回饋社會,你是健全人格的人。“

大學可以專注於解決我們心中的許多困惑,形成自己的原則和思維方式,開始學會拒絕那些他們認為不公平和錯誤的東西,這有助於我們擺脫原來家庭的影響,確立自己價值觀的可能性,而這些價值觀在高中是學不到的。

為了將來找到一份好工作而上大學的想法是正確的,但不要把它作為你選擇上大學的唯一目的。大學不是教學生如何找到一份好工作作為最終目標,而是教你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健康”的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

很多人有比爾·蓋茨哈佛回落出來做閱讀的支持是無用的,但如果你想從哈佛退學,首先要有能考上哈佛的能力。

比爾蓋茨還在哈佛大學的畢業典禮上說:“雖然我離開得很早,但我在這裏的經曆,在這裏結識的朋友,以及在這裏形成的一些想法,永遠改變了我。”

大學對比爾·蓋茨很重要。

前大學,我們大多數人閱讀的生活中最重要的測試,當然 - 高考,更清晰的目的,這也導致很多考生到結束在入口的感覺:仿佛一下子失去了目標和動力,所以有些人這樣渾渾噩噩的度過了四年的大學生活,讀成了應付期末考試。

高考不是你生命的終點,學習的方式是伴隨著生命的。大學是一個為你提供足夠時間和良好環境,讓你努力學習,培養個性的地方。所以請珍惜四年的大學生活。在這個時刻,十年多的努力學習和汗水是有意義的。

最後,我想和高考同學說:是否上大學真的很不一樣,所以現在你必須為高考而努力,高考可能是你踏入大學的唯一途徑。不要失去知識,讓自己在書海中成為一個更健康的人

相關文章:

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的策略

關於你所不知道的哲學博士

為什么人人都說讀大學要讀名校?總結得太精辟了!

Why do you want to go to university and study for self-improvement? Nine functions tell you

你認為大學、專業、學校和城市哪個更重要?

click to rate